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江苏大学组建是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立足江苏、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创造特色”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起步于新世纪开局之年的江苏大学,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6月,1978年1月,在镇江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正式命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镇江医学院是在南京市中级医士学校和江苏医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先后经过中专,大专和本科3个发展阶段。至2001年,学校共培养各类医学人才15140名,是全国第一所开办大专医学检验专业的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开办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5所院校之一。学校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为基础,以医学检验为特色的办学格局。
1994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学校全日制在校生逾15000人;设有16个学院(部)、39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0个博士点、33个硕士点。
自建校至1982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系科专业逐步增加,由以机械学科为主的单科性学院向机械、电气、管理多学科发展,由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发展成为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以及成人教育的多层次院校;由以教学为主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发展。1982年8月25日经国家机械工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工学院”。
自南京农机学院筹备起,即着手选择校址。1960年11月确定在镇江市后官庄建院,即现在校址。1961年6月21日,学校更名“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1963年9月原吉林工业大学排灌机械专业和排灌机械研究室成建制并入;1970年9月1日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并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88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1958年,党中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1959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同年国家农业机械工业部提出以原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汽车拖拉机专业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1960年1月20日成立“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筹备处”。9月3日农机部批复同意正式成立“南京农业机械学院”。
1953年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基础独立组建南京工学院。学院设7个系、10个本科专业、10个专修科专业。以南京大学四牌楼本部作为南京工学院校址。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8日更名国立南京大学,10月10日去掉“国立”,迳称“南京大学”。学校通过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方针,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后,学校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1932年商学院、医学院划出,1935年再度创办医学院,共有文、理、法、教、农、工、医七个学院,一直延续到1949年。
1927年6月9日,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明令将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等九所高校组建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学校改名江苏大学,同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20年4月,张謇、蔡元培、郭秉文等10位名人作为发起人致文国务院及教育部,建议创办东南大学,同年12月7日在国务会议上得到一致通过。
辛亥革命后,两江师范学堂因战事一度停办。1914年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上筹办南京师范高等学校。江谦、郭秉文先后执掌校政,致力于改革,使一所“中体西用”的师范学堂发展成为一所初具现代科学体系的多学科综合大学,享誉海内外。一直延续到1949年。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改名“两江师范学堂”,定校训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崇尚“崇实务本”之学风。
清末新政中,在求强思变思潮影响下,两江总督刘坤一首上《筹办学堂折》,他的继任张之洞、魏光焘等积极筹措终在江宁府北极阁前创立三江师范学堂。
地址: 电话: 邮箱: 友情链接
![]() 微信关注我们 ![]() 微博关注我们 |
Copyright 2019-2021 江苏大学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镇江风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